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3日发布了《中国住房报告(2015~2016)》。报告指出,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住房形势超出预期,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已经降至0.04%,创下2000年以来新低。一方面库存高企,房企去化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住房市场步入“结构性过剩”时代,内部结构失衡。2016年中国楼市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不乐观的背景下,房价也存在较大幅度下跌的波动运行可能性。不过由于宏观政策进一步宽松,房地产市场也不会硬着陆。
楼市分化将更严重
报告认为,2016年住房市场回暖基础不稳,波动风险较大,分化趋势严重。如果整体经济趋势没有重大变化和没有重大举措出台,有鉴于2015年商品住房销售接近2013年的峰值,改善性需求大幅释放,2016年商品住房销售增长将比较乏力,库存压力缓解有限。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住房市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住房市场发展严重失衡,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一线城市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畸高;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住房市场呈现阶段性过剩,库存高企,房价下跌。内部结构性过剩严重、外部环境趋于恶化的条件下,如果仍继续原有的“经济房地产化”导向,**住房消费以维系高房价与经济高增长,将加重住房结构性过剩。
去库存是首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宏观政策**力度加大,特别是信贷宽松,促使5月以来住房销售速度显著提升,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仍未扭转库存高企的现实,也再次说明了库存的严峻性。截至10月底,全国新建商品住房待售面积为43654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4%。
报告指出,以2015年商品住房总库存计算,总库存预计达39.96亿平方米,其中,期房库存即在建房待售面积35.7亿平方米,去化周期达4.5年;现房待售面积方面,库存4.26亿平方米,去化周期为23个月。
按照**合理库存存销比例,商品住房合理总库存仅为22亿平方米,其中,期房去化24个月,涉及15.78亿平方米;现房库存去化周期18个月,面积为3.21亿平方米。去化周期方面,目前现房库存高达23至24个月,远高于6至18个月的合理区间。因此,2016~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首要目标仍是去库存,实现销售大幅增长。
房价走势不容乐观
今年楼市暖冬现象较为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3.84%,超六成城市环比上涨,同比上涨21.18%;房价方面,5月份以来,百城房价已经连续7个月环比上涨,连续4个月同环比双涨。
不过,倪鹏飞对于明年的房价走势并不乐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与短期增长有冲突的背景下,不能保证2016年房价稳定的可持续性。考虑到宏观政策影响与自我调整程度,房价在经历较快上升后,2016年第二季度后,有出现一波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未来房价具体走势,一方面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自我调整程度,另一面受宏观政策的影响。
尽管对于房价的预测加上了特定的前提,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仍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确需要去库存,但并未严重到全面过剩,房价会出现调整但绝不是“断崖式下跌”。
建议 实施减免交易税费等6项政策
2016~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应锁定三大目标:去库存,实现销售大幅增长;防风险,保持房价增幅在合理水平,防止大起大落,防止违约风险;促投资:房地产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此,社科院建议实施六项政策。
1、金融政策:继续适时降准降息,注意降息降准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扩大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居民的覆盖。
2、财税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支持保障房由建转买;继续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负;实施出台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
3、土地政策:按照土地与人口挂钩要求,增加热点地区住房建设用地供应。
4、行政措施:调整住房户型“一刀切”限制,简化住房交易审批环节及手续。
5、配套措施:加快相关领域制度改革,推动住房发展软硬件环境的优化。
6、供给措施:支持开发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开发企业融通资金,支持企业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