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花大气力推进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已为广大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审计署日前发布的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结果显示,当前保障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完善相关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日前,审计署公告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多地政府也披露了2015年保障性住房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披露了十几万套保障房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而不能及时交付使用等几大问题。近10年来,我国花大气力推进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已为广大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如何进一步完善安居工程的相关机制、制度,并及时围绕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如何让这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好事办实,《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建设顺利推进
仍存“空置”“闲置”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房建设及其使用牵动着广大百姓的心。
我国从2007年前后开始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城镇住房保障工作进展顺利,让广大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在推进保障房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在资金方面作出了积极保障。仅2011年至2014年,我国为保障房建设安排了资金7092亿元,发改委累计批准发行企业债券贷款7000多亿元,银行累计发放贷款约1.6万亿元,其中,国开行发放8558亿元。
但同时应该看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在顺利推进并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
近年来,放弃保障房购买或租住资格的新闻并不鲜见,主要原因正是此次审计显示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选址较偏,生活不便,导致保障房建成却无法交付使用形成了暂时“空置”。
配套设施对安置居民而言较为重要,一些人气高的保障房小区通常有便利的交通。同时,生活设施完善,附近大都有医院、学校、商店等配套设施。
质量问题也让安置居民十分关注。如被曝光的海南昌江、文昌等8个市县的1712套保障性住房,就存在未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以及偷工减料、墙面开裂等质量问题。还有一些保障房,尽管没有施工质量问题,门窗的尺寸、层高等标准严重低于普通商品房,也经常遭到诟病。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例如,广东某市多个项目4138套公共租赁住房空置超过一年,主要原因是实际需求并没那么多。
除了保障房空置问题,此次审计还发现,至2015年底,全国有748个市县结存结转安居工程专项资金603.55亿元,相当于当年总投入的3%,其中478.6亿元闲置超过1年。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大,通常情况下,除了中央支持款项外,还需要地方各级财政拿出配套资金,或由地方向国开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而地方财政困难,难以和上级单位下拨资金形成配套,是一些地方安居工程专项资金闲置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要筹钱建好
更要用好管好
为了应对这些“成长中的烦恼”,**限度地发挥好保障房的作用,各地也在不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例如,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广泛采用的货币化举措,就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棚户区改造在推进之初,大多数地方采用的是实物安置,也就是政府主导建设保障房,再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条件,或租或售,将申请人集中安置进统一建设的保障房中。
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加大,加之近年来我国一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渐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如果继续以实物补贴的形式推进安居工程,只会加剧这些城市的高库存状况。因此,很多城市开始推行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模式,不再大规模集中建设保障房,这样能够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
《经济日报》记者在成都、长沙等地调查棚改货币化安置情况了解到,棚户区拆除后,原棚户区居民即可拿安置款到市场上任一位置购买商品房。四川内燃机厂的退休工人杨强彬告诉记者,他不愿离开原来居住的地方,就于棚改后在附近用安置款购买了一套二手商品房,而他的同事有的搬到郊区去住了,由于郊区房价便宜,安置款用不完还能剩下一笔钱。
由此可见,拿到安置补偿款,不仅能买新房,还能买二手房;既可以在附近购房,也可以去远些的地方安置。相比于实物安置,货币安置对于拆迁居民来说更灵活,选择的余地更大,也更受百姓青睐。
同时,货币化安置可减少群众过渡安置时间。安置房从用地、报建到建成竣工交付使用至少需要3年时间,给群众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还会产生较高的过渡费用。而货币化安置可以搬出棚户区后随时到市场购房。
除了因地制宜地创新、丰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安置方式外,有关专家认为,要解决保障房供需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仍须下大力去加强安居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不仅要筹钱、建好,更要用好、管好,而且两者同样紧迫、同等重要。一方面,应该立即加强保障房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小区管理,让更多安置居民愿意选择入住。另一方面,应在选址、分配等方面加强科学决策,加强监管问责,接受社会监督,让保障房这项惠民好事真正办到百姓的心坎上。(记者 亢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