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新近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7%。这是这一指标自2014年9月份以来**转正。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适度调整期后温和回暖,符合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总体态势。其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并行不悖齐头并进,依据在于:
首先,从稳增长角度来看,无论承认与否,房地产业在现阶段中国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显而易见。即使按照较窄口径计算,房地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度就可达到10%左右,此外更不用说,房地产业对大量上下游产业具有高度关联性与拉动效应。在实体经济领域,很难找到比房地产业更具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替代产业。
其次,从调结构角度来看,房地产业一头连接投资,一头连接消费,其中专就投资端而言,此前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凸显的结构性矛盾之一,就是投资过度集中在远离*终消费的生产性领域,而且这些投资中的很大部分由政府主导,软约束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因此相比之下,房地产投资因其效率相对较高,保持一定增速有利于在稳住投资总量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配比。
另从消费端来看,虽然说,真正可视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所在的消费贡献率,几经努力已在逐年攀升之中,但问题是,消费占GDP的比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均收入水平或者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因此,在消费需求短期内不可能出现井喷式增长的情况下,通过适度增加、不断改善房地产供给与相关金融、服务配套,满足、引导、支持城乡居民住房需求,是可预见时段内提振消费*基本、*有力的保障。
第三,从稳增长与调结构一体互动角度来看,两者间的关系,长期内固然可主要体现为统一关系,但在短期内,又必须注重拿捏好对立因素的协调与平衡,其中尤其要在“三期”叠加关键时期,保持住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环境安全稳定。
房地产市场是稳住宏观经济环境重要之锚。譬如财政收支领域,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显现,今年1—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4.8%,收入同比增长7.4%,两相对比,财政平衡率已经降至100.63%,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107.58%。因此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评价土地财政,但保持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继而保持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收不出现滑坡,确是确保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必然要求。
所以说,对于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既不过度依赖,又不情绪化排斥的理性基础上,“有保有压”地塑造出一个既非沸反盈天,又非死气沉沉的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国民福利增进相配套的健康房地产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