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14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27万亿元,超市场预期。6月末,M2增速反弹至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也更为接近调控目标值12%,显示自去年末以来央行的降息及降准操作效果已有所显现。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6月份单月的信贷增长超出预期较多,显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功能发力。
昨日,央行还发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二季度例会情况,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此外,鉴于目前企业融资成本仍处于高位,分析师普遍预计,三季度央行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M2增速反弹至11.8%
央行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27万亿元,而5月份仅为9008亿元,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6.56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7万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总额上升至1.86万亿元,超过5月的1.22万亿元。另外,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8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46万亿元。
对于M2增速出现大幅反弹,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昨日表示,今年以来,央行三次降准,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
盛松成认为,“看降准的效果,就要看货币乘数的变化。”从今年2月至6月,货币乘数连续4个月上升,由2月的4.21上升到6月的4.62,“无论和历史相比,还是和别国相比,这都是非常高的。”
盛松成还表示,降准增加了银行体系资金供给,使得银行放贷意愿增加。中国超额储备率*近几个月整体下降,从4月份的3.27%,降至6月份的2.51%,“说明银行把钱用出去了”。
央行数据还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加快,6月非金融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提高489亿元至3176亿元。
对此,杜征征认为,尽管信贷投放力度在加大,实际效果与数据相比还是偏弱。首先,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依然处于低位,显示开工意愿不强,需求低迷;另外,6月份的企业贷款中票据增长放量,也导致贷款增长出现较大增幅,而对于新上的基建项目来说,30%的资本金要求也制约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贷款投不进去。
未来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盛松成透露,2015年以来,随着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回落,企业融资成本也持续下降。央行全面评估后发现,截至2015年6月,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为6.32%,比上年末下降6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由于M2增速仍低于今年12%的目标,今年下半年,中国央行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早前已降息四次,全面降准两次,目前企业的融资成本仍处于高位。
刘利刚表示,“目前,股市大幅调整将促使央行尽快降准,以此来维持市场稳定并鼓励银行向实体经济贷款。此外,央行还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短期的流动性,并将使用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对中小城商行定向降准和抵押再贷款等工具来进行调节。预计中国央行除了尽快降准外,第三季度将再降息25个基点,第四季度可能还将再降准50个基点。”
杜征征也认为,三季度还将有1~2次降准,但央行对于降息工具会选择性使用。
对于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目前大部分观点均认为或难以达到一季度7%的增速。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报告中表示,由于经济延续疲弱态势,6月经济增速可能再度放缓,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虽然银行间利率将继续低位波动,以维持流动性充裕环境,但通过向金融市场投放流动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有限。未来,央行将更多地采用PSL、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扩容、企业债发行量增加等方式,引导金融市场过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融资总量的扩张,有效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