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河见证着南宁城区的发展,如今却成为一块伤疤。近年来,南宁市虽然在内河水环境治理上下了大功夫,但多条内河水质依然发黑发臭。市民期盼的清清碧水,何时能真正实现?治理内河,可有标本兼治的良方?海绵城市的新概念,能否找到突破口?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想要内河清如许
两岸必须先截污
如今的南宁市区,内河纵横交错,内河治理问题一直广受市民所关注。近年来,南宁投入大力气整治内河,一些内河景观变漂亮了(如竹排江下游)。但一些河道截污后,水质改善仍不明显。
包括南宁在内,许多城市都在治理内河污染,但由于城市内河不是饮用水源功能区,一般都是景观用水,完全回到碧水清波的情况很少。
南宁市城乡建委表示,治理内河的关键就是完善管网,两岸要截污,消灭污水直排口。虽说南宁市这几年污水管网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生活污水排污口还没有完全堵住。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的同时,要把随意排污现象较为严重地区的管网建设纳入城市管网系统,切断所有排污口。
南宁市环保监测站总工程师黄素华也表示,目前内河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直排。因此需要完善内河两岸的管网建设,堵死污染的源头。同时,城市内河一般会流经多个城区,城市内河治理涉及城建、市政、环保、**等部门。今后,如何协调各个部门,形成内河的全面治理也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植入海绵城市理念
PPP破资金瓶颈
今年3月31日,位于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项目开工,它是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项目的试点工程,也是南宁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试点工程。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可否找到一条治理内河的新路子?
据南宁市内河管理处河道管理科科长全修道介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由各类污染源综合造成的城市内河水体黑臭的问题,给内河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资金方面,单纯靠政府投资建设不太现实。那考河采用PPP模式,利用社会资本来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能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全修道说,之前为了治理朝阳溪的污水问题,从南宁市13中到大坑口的两岸都搞了硬化堤岸,这是当时水体没有发生恶化的情况下做的工程,可以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但现在来看,这种做法显然并不能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如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进行内河治理,尽量保持河岸的原有状况,通过种植降解黑臭水体的营养分子植物,就能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建立湿地、池塘,让雨水慢慢渗透,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自我修复。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的截污治污、雨污分流、生态驳岸、湿地池塘、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方法,可成为今后城市治理内河一个新的途径与方向。
那考河流域治理河道全长约6.6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截污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沿岸景观、信息化管理等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
多种措施治理
让内河靓起来
既然有了PPP模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在技术方面,政府部门治理内河还有什么妙招,实现标本兼治?
7月2日,记者在南宁市明月湖附近采访时,发现湖的上中游段的排水口旁有一个活动板房,在板房旁,发动机发出轰隆隆的机器声。原来,南宁市水邕办为了防止明月湖水体出现黑臭现象,培养微生物放在排水口,对河水的富营养化有机物进行分解,以达到除臭净水的作用。
据负责该项目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自2013年7月底开始,公司就在明月湖周边驻扎。原本在上中下游设了十几个培养点,后来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上游的黑水如果没处理好,还是会流到下游,那下游的水就不会有变化。于是他们把主要培养点设在上游,经过一段治理后,河水比之前要清澈不少。不过,微生物的培养也需要合适的条件,温度太低时,微生物存活不了,因此治理黑水的效果不是很稳定。
“实际上,这只是治理内河黑臭水体的一个应急生化处理措施。”全修道说,为了治理南宁多条内河,南宁采取了不少治污手段。如外源阻断技术(包括整治污水直排口阻断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控制两方面),源头上阻断污水流入内河。目前这个技术,难点在于市政污水管的铺设是否都能到位,还有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是否足够。此外,还有水质净化技术,主要是人工曝气充氧(通入空气、纯氧或臭氧),提高水体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还有通过清水补给,增强水动力,以及利用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食物链的修复等综合手段对内河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