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过后是海水。中国房地产在经历了2013年一轮价量齐升的快速增长之后,2014便陷入了量价齐跌的低迷状态。一二三线城市房价渐次回落,商品房成交量同比萎缩,土地购置量和购置价格也相应回落。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累计销售面积483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已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71个城市环比出现下跌,其中包括历来价格坚挺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以及广州,且跌幅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开发商拿地态度也趋于谨慎,上半年累计土地购置面积14807万平米,同比下跌5.8%;土地平均购置价格涨幅出现较大程度回落,同比增6.5%(2013年同期值23%)。
市场长期高景气**了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2010-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始终稳定在20%左右。2013年,土地出让金收入贡献了地方可支配收入的33%,因此,房地产既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要化解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实现“稳增长”目标,必然需要先稳住楼市。要平衡地方财政收支,也必须依靠“土地财政”。在国务院2014政府工作报告定调“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后,多数省市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救市基调高度一致,政策松动和**力度逐步升级。
通过广东、福建部分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同口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与限购型城市相比,房地产政策管控较为宽松的非限购城市商品房销售在进入2014年后也出现同步下滑,两者商品房销量在二季度末的表现趋于接近。这表明无论政策调控存在与否,市场对房地产看涨的预期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进入调整周期的看法已经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