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紧锣密鼓的推进建设,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保障房将迎来交付、入住高峰。记者体验部分保障房基地,发现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设施配套与保障房“硬件”交付之间仍有“时差”。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上学、看病等“软件”需求,政府还需再接再厉。
出行对保障房入住影响**
记者来到三林德康苑,这里绿化景观、篮球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场所一应俱全。去年搬进来的何阿姨告诉记者,这里靠近8号线芦恒路站,未来芦恒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成使用后还会更便利,据说还会有菜场和卖场。“现在小区已比较成熟,买菜、购物、看病、上学都很方便,不比市中心差多少。”
在青浦区共有产权保障房玉兰清苑,王先生正在装修。“小区交通很方便,到地铁徐泾东站步行只要10多**。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还没跟上,儿子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但**目前还只在图纸上。买菜基本靠周边农民的路边摊,购物也只有一个便利店。”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盛雷鸣近日实地调研了上海多个保障房基地,发现交通、菜场、医院、学校等是当前保障房配套设施中*为迫切的需求。其中出行不便对保障房的入住影响**。
配套成熟有“时差”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严荣认为,作为保障性住房重要载体的大型居住社区,目前仍处于培育期,许多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抑制了保障对象的选择意愿。因此保障性住房配套应当集中资源满足入住居民的生活、出行、上学、就医、购物等基本需求,然后再逐步提升完善。
上实城开董事长倪建达表示,近年来政府在保障房建设力度、推进速度和成效方面有目共睹,但保障房基地规模较大,地理位置可能相对较偏,大型市政、生活设施配套存在一些滞后也是情有可原。实际上,上海在保障房**、建设之初,就对大交通、市政设施同步作出要求,只是投入使用可能会有“时差”。
多管齐下“托底”民生
上海在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3年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共10.5万套,基本建成10万套;完成大型居住社区40个外围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可见,政府已经把加强保障房“软件”配套提上日程。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表示,上海市“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大型居住社区都**有卫生中心,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也都将进驻大型居住社区。为方便入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大基地内按**要求配建了教育、商业、菜场、文化活动及市政道路等配套设施,这些涉及居民“开门七件事”的配套设施将会陆续投入运营。
上海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认为,承担保障房建设的开发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尽量保证配套设施同步交付使用。在公交出行方面,政府应该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
相关阅读:2013年保障房基本建成460万套
2013年保障房计划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配套设施建设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强调保障房信息公开,同时地级以上城市要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参加住朋网看房团,优惠送不停!即日起,参团成交除获额外购房优惠和家电外,还能再获价值688元的免费验房服务和价值2888元的免费房屋设计各1次!详询96355。
住朋帮平台震撼上市 置业顾问为您推荐精品房源【查看置业顾问】
推荐阅读——
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量价齐升 楼市调控加码预期升温
加拿大房地产泡沫全世界** 中国排名第十
业内预判2013年房地产走向 一线城市谨慎乐观
保障房迎交房高峰 “硬保障”配套“好软件”
北京经适房有望禁止上市交易 拟建封闭运行机制